您当前的位置:唐山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平安唐山 >> 法治唐山

法治春风吹出乡村和谐------茨榆坨镇依法治镇工作纪实

2020-08-07 09:16:35

  图为茨榆坨镇党委书记李菁生(右)、镇长商秀军(左)在杨家坨村了解法治工作开展情况

  夏季的午后,闷热烦躁,杨家坨村村民林淑英心里却舒畅无比,经过村里调解员调解,水槽铁路施工损害她家树木的补偿款到位了。“要是没有调解员,这事儿不定墨迹到啥时候呢!”林淑英高兴的说。

  充分发挥调解员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作用,是茨榆坨镇深入推行依法治镇工作的一个侧面。近年来,茨榆坨镇以公共法律服站建设全域化为抓手,通过落实三级调解网络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普法活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打造“社会秩序最好、营商环境最优、民俗民风最正、民生民情最美”的示范乡镇夯实法治根基。

  落实三级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少了

  东吴坨村村民杨东、杨强兄弟俩因为分家差点反目成仇,调解员杨文远得知情况主动上门入户进行调解。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春风化雨般对兄弟俩进行说服教育。最后兄弟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杨家两兄弟的问题之所以能及时解决,得益于该镇落实了调解三级组织网络制度,即镇级调委会、村级调委会、十户人民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其中每村十户人民调解员在基层调解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调解员由村民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群里,推举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他们素养高、威望高、讲得明白、说得透彻,由他们来调解村内矛盾纠纷,效果事半功倍。建立调解网络以来,全镇28个村累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200余个,解决实际纠纷85个,真正做到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提供法律帮扶,百姓的笑容多了

  除了三级调解网络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为村民提供法律帮扶也是该镇法治工作重要内容。东吴坨村民吴翠梅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30年前吴翠梅嫁给了王波后,未再生养,同丈夫一起将三岁的王阳抚养成人。丈夫去世后,吴翠梅因患上尿毒症,不得不向王阳索要生活费。王阳却认为自己是继子没有赡养义务。在村调解员帮助下,吴翠梅村找到法律顾问寻求帮助。在村调解室,法律顾问张律师耐心教育王阳,孝敬老人是传统美德,他拒绝赡养继母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被抚养的未成年继子女,在成年后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要赡养继父母。最后王阳主动将吴翠梅接至家中进行赡养。“要是没有张律师和村干部,我早就没命了。”吴翠梅感动的说。

  法律援助每个村每个月举办一次,地点在村公共法律服务站,通过法律顾问与群众面对面解难答疑的方式,为村民提供专业有效的法律帮扶活动。         除了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法律顾问还负责按时来村里讲授普法课。针对乡镇实况以及村民需求确定上课内容,上课对象有村干部、调节员以及普通村民,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有效提高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通过上普法课,懂了不少法律知识,干起调解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了。”东吴坨调解员张秀萍说。

  倡导法治新风,百姓的法治意识强了

  “村村争创民主法治示范,人人争当学法用法标兵。”说起全镇开展的法治治理工作,镇党委书记李菁生介绍,茨榆坨镇下辖28个行政村,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全域化,通过法治夜校、法律图书室、普法大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进农村”普法活动;同时通过28个村大屏幕、有线广播、微信网络等多途径定期播放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增强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     

  “田间地头,自己家院子里,低头抬头我们都能听见法律课。特别方便。”东长坨村民任小昆说。  如今,走进茨榆坨镇会明显感受到,村村都在争创示范,人人都在学法用法,全镇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法治的种子正在全镇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通过大力开展法治示范创建,现在的茨榆坨镇,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了,营商环境优化了,来这里投资的企业多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目前,该镇已拥有企业40多家,全部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带来3万多个就业岗位,本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超过1万人次,全镇7000农户平均每户超过1人在本地企业上班。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责任编辑:唐山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冀ICP备1600507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13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