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唐山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安头条 >> 他山之石

依法细说理,民调员解开“硬疙瘩”

2022-05-19 10:06:37

  5月11日下午,高邑县某村王某冒雨将“为民解忧、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了万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感谢调解员多日不懈努力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难题,也让本已变成“仇人”的亲戚和好如初。

  时间回到2016年。王某与同村的韩某是亲戚又是邻居。做生意的韩某向王某借款2万余元后,因经营不善,一直没还。为这事,两人几次红脸。前不久,两人又为这事动了手,幸亏村调解员及时赶到,才避免了矛盾激化。

  为避免矛盾再升级,村调委会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报告,专职调解员张爱义接手了这项调解任务。

  起初,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张爱义选择电话沟通。然而,多次的电话联系并不顺利,王某失去耐心,声称自己有韩某的欠条,调解不管用,要自己想办法!这时,韩某更换了手机号,一时联系不上。

  张爱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随即向高邑县司法局公职律师、省人民调解协会理事王震请求协助。了解事情经过后,王震先确定了调解方向:依法细说理,才能掰开两人的“硬疙瘩”!此事关键在韩某,联系不上他,找他的父母试试。

  当天,王震和张爱义找到韩某的父亲。听到调解员的来意,韩父一下子火冒三丈:“儿子借他2万多,却让写下4万多的欠条,这就是欺负人!”调解员一边劝导韩父不要着急,一边让韩父打开免提与韩某通话。在电话中,王震了解清楚了纠纷的基本事实和争议焦点,心里有了底儿。他向韩某说道:“我们争取依法解决,但需要你配合,现在就到万城镇调委会,耐心接受调解。”同时,立即联系王某:“韩某愿意还钱,需要你现在去万城镇调委会参加调解。”最后韩、王二人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万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开始后,双方面对面陈述了纠纷事实,与韩某电话里说的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王震从法律的角度对纠纷案件进行了分析,向双方讲解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内容,说明:“你们事先约定的利率,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限制借贷利率,本起借贷属于高利贷性质,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韩某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不能按借条约定进行偿还,你们可以按照法律允许的范围重新约定,韩某有及时偿还义务。”此时,双方情绪开始缓和。

  王震接着说,双方间借款合同关系成立,债权债务关系是明确的。王某要求韩某还款没有错,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韩某都应履行还款义务。但是,韩某目前生意效益不佳,希望王某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听了调解员的一番话,都点头认可,没人提出异议。

  调解员王震和张爱义一看有戏,马上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二人交流沟通。王某表示,当初借钱,就因为是亲戚关系。自己也不懂法,现在听明白了,就按法律规定的办。本金一定要还,利息可以重新算。韩某也表示:只要自己能承担得起,也愿意尽快还钱。

  眼看时机成熟,两名调解员将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提出了调解建议,王、韩二人在和谐的氛围下,达成书面调解协议,韩某现场转账,一次性全部偿清王某连本带息共27000元欠款。至此,一场时隔五年之久的纠纷,在双方当事人握手的那一刻彻底烟消云散,本已变成“仇人”的亲戚再次和好如初。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责任编辑:唐山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冀ICP备1600507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13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