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坊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与法律事务工作有机融合、双向共促,努力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转化为优化司法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2023年11月在丰南法院唐坊法庭成立了代表委员工作室、小崔代表多元解纷工作室,邀请市政协委员张景黎、镇人大代表公职律师崔治国进驻工作室。探索辖区社会综合治理新模式,构建起“以法庭为主导,以工作室为辅助”双轨并行的工作模式,通过诉前案件分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熟悉地方风土人情的优势,通过代表委员参与诉前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弭在源头,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联系群众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做好代表联络工作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在司法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法庭诉前调解工作并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在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参与诉前调解,高效化解纠纷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凭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在诉前调解中发挥独特优势。代表委员工作室的建立,构建起多元化调解平台,将调解工作从单一的法院诉前调解拓展到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信访调解等多个领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在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时,区法院特约监督员、镇人大代表、公职律师崔治国会同镇政府主管工业(招商)副职李洪明主任深入了解双方诉求,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耐心沟通,最终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成功协助人民法庭化解一起涉及镇辖区企业36万元买卖合同纠纷,当天法庭出具调解书赋予法律强制力,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该案的成功解决是代表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同时也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体现。
代表委员工作室、小崔代表多元解纷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累计参与各类诉前调解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180余起(含出具调解书、撤诉),调解成功率达60%。为企业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充分发挥了“代表履职、强化监督、多元解纷”三位一体作用,为建设平安丰南、法治丰南添上厚重一笔。
二、强化监督职能,促进司法公正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多种方式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推动司法规范化建设。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对案件审理过程进行直观监督。在庭审过程中,代表委员认真聆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及辩论环节,对办案法官的专业素质和司法作风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关于庭审程序优化、法律释明加强等建议,促使法官更加注重案件审理的规范化,提升审判质量。
三、收集社情民意,助力司法决策
代表委员作为联系群众与司法机关的桥梁,在参与诉前调解和监督法院工作过程中,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反馈给法院,为司法决策提供参考。在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民生案件的调解与监督中,代表委员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传达给法院,促使法院在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审判工作时,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增强司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法庭诉前调解和监督法院工作,是推动司法民主、提升司法效能的重要举措。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委员与法院的协作配合,不断拓展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四、典型意义
唐坊镇政府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代表委员工作室”的建立,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三源治理”新模式。对健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有着重要时代意义。代表委员参与调解接待群众、化解纠纷,有利于加强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有助于破解法院正面临的案多人少的矛盾。有助于确保当事人行使更为广泛的程序选择权。有助于民事纠纷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类型化解决。有助于彰显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更加丰富的内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