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区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失火,造成相邻2户和楼上3户人家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受害5户业主多次索要赔偿不成,遂到衡水市冀州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该中心随即安排工作人员带领消防部门、社区居委会等相关人员到场,通过现场确认、分别沟通、解读法律、情感疏导等方式,缓解了双方矛盾,最终达成了修复房屋协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以往遇到类似纠纷,老百姓常常要跑好几个部门,材料递了又递,时间耗了又耗。如今,群众有了诉求不用到处跑,只需进“一扇门”,就能办各种事。这是衡水市冀州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衡水市冀州区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为牵引,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受理,及时回应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60余批80余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55件,成功调处613件,初步实现群众事项办理“只进一门、只跑一地”。
“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集成整合诉求提质效
冀州区综治中心深化“网上枫桥”工作实践,推进群众诉求“线上汇集一口整合”,将问政河北、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上级各渠道推送和智慧冀州App、民生冀州小程序、便民热线等本地各渠道收集的矛盾纠纷、民生诉求集成整合,一网通达10个乡镇和54个区直部门,为基层社会治理赋予信息化能力。
为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综治中心整合社区居委会、物业管委会、行业部门、“五老”人员等治理力量,将党性强、敢担当、懂法律、能驾驭复杂局面的党员选拔到中心相关岗位,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综治中心科学划分全区基层网格,城区以住宅小区、单元楼为基本单元,乡镇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通过完善《网格治理体系运行标准化实施细则》《网格员职责任务清单》等工作制度,明确基层网格员法律法规宣传、矛盾排调、治安防控等职能职责,及时整合汇集各类矛盾纠纷线索。
“实体化+规范化+中枢化”,强化一站办理优服务
农民工夏某某在为某小区进行墙面维修过程中摔伤,导致跟骨骨折。夏某某多次找包工头田某某索赔未果,遂到冀州区综治中心反映问题。该中心组织该区人社部门、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田某某、开发商和建设施工单位到中心,促使三方共同就夏某某诉求达成协议。
“以前遇上事,都不知道具体要找哪个部门,要跑几个地方。现在好了,有了综治中心,只需来这儿,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夏某某感慨道。
冀州区综治中心积极打造区域矛盾风险指挥中枢,按照“一室多用、一厅多能”原则,与区群众工作中心、涉法涉诉中心等合署办公,设置行业调解室、品牌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听证室以及心灵驿站、群众接待大厅等,由公检法司、人社、教育等多部门派员常驻,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与“网上枫桥”数据共享,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一中心聚合、一站式服务、一次性解决”。
综治中心坚持各类矛盾纠纷来访必登、全量接待,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流程图》《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规范办理程序,对群众现场及线上反映、部门流转等多途径来源的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登记,分级评估,从速交办,跟进化解。
综治中心发挥“联排、联调、联控”中枢作用,整合乡镇部门、网格员、智慧平台等力量,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生产检查;统筹入驻部门和调解人员力量,实现民调、诉调、检调、警调、访调“五调联动”;整合公共视频资源,组织建立最小巡防单元、志愿者应急单元,与城乡网格员互相配合,协同开展重点场所管控和突发事件处置,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职业化+专业化+多元化”,配齐“三支队伍”强素能
“在综治中心牵头下,大家结合各自工作领域、政策法规和自身经验,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整个过程既解‘事结’,又解‘心结’。”4月8日,该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农资纠纷,农业农村局调解员王有志很是欣慰。
冀州区综治中心在配备干部队伍的基础上,不仅整合各方力量常驻、轮驻,还挖掘培育引入了一批热心公益、善于调解的人员充实调解队伍,促进各类调解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衔接联动”,激活了综治中心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该区将“五老”人员、热心群众、未就业大学生等充实到基层网格员队伍中,常态化开展培训,提高职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先锋队;建立由区直部门和乡镇行政执法及服务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派驻部门精干力量常态入驻区综治中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精细管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充实调整司法调解专家库入驻综治中心,严格选拔,规范管理,定期考核,奖优汰劣。创新组建“冀时语”法律服务专班,对疑难复杂以及需多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采取专班介入调解方式,释法明理,有效减少诉讼案件发生。
“组织推+限时办+闭环管”,严格“四项机制”抓落实
冀州区综治中心严格落实督导调度机制,对处置难度大的复杂事项,由分包区领导及时介入,高位推动疑难问题办理。落实上下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别明确区级领导、部门一把手、分管副职、调解员负责,首问负责,一管到底。同时,建立区领导、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周五接待日”制度,面对面受理群众诉求,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综治中心制定“123”限时办结机制,日常咨询当日办结,一般问题两日办结,较复杂的三日内答复处置方案和时间节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优化“收集-交办-处置-反馈-验收-分析评价”闭环管理机制,对办理进展全程跟踪管理,办结案件及时入卷归档,未办结案件定期通报、约谈督办,确保及时化解到位。
冀州区综治中心主任耿立君表示,该区将始终按照平安稳定“指挥部”、纠纷化解“终结地”的定位,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建立起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信访接待、指挥调度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