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丰街道红赫世家社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近年来,垦丰街道红赫世家社区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信访矛盾逐级化解、末端治理新模式,构建起网格初调、社区再调、联动终调三级矛盾纠纷评议调解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谐度显著提升。 一、网格初调:织密信访矛盾化解“第一道滤网”。 社区依托网格体系,将信访矛盾调处融入网格治理全链条,有效发挥网格发现化解信访矛盾“第一道滤网”的作用。一是网格巡查前端感知。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及以往信访矛盾特点,制定巡查走访重点清单,明确重点关注区域和问题类型,使巡查走访更具靶向性。网格员采取“线上+线下”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严格落实“每日一巡、每周一访”实地巡查的基础上,借助居民微信群、APP 等线上工具收集居民反馈意见,广泛收集信访矛盾。二是网格调处迅速响应。针对巡查发现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小范围公共事务争议等苗头性问题,责任网格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发挥“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采用思想疏导、情理说服、法治宣教等方式开启“现场调解模式”,做到即知即办,快速响应处理。今年以来,网格员现场调处各类信访矛盾45起,处置成功率达90%以上。三是网格反馈兜底隐患。网格员无法在网格内调处解决的矛盾纠纷,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区专门设立反馈处理小组,对反馈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账,统筹组织力量逐一对症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责任网格员,确保了全部发现问题兜底有效处理,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社区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二、社区再调:搭建民意共商“枢纽型平台”。 社区创新矛盾纠纷解决形式,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民意共商枢纽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协商空间,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提升了矛盾纠纷解决质效。一是建平台创新协商路径。社区在综合服务中心设置议事会议室,作为各方参与社区信访矛盾化解等涉及基层治理问题的协商场所。每月定期根据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当前需化解的复杂矛盾纠纷设置议事会议主题,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及相关利益方共同议事,让居民的矛盾问题、有关诉求能够在融洽的氛围内协商解决。二是优机制多元化解纠纷。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机制,针对网格员收集、居民反映、社区工作中发现的有关矛盾问题,按照梳理、动议、协商、议定、落实、反馈等议事协商步骤,用“情理、政策、法律” 引导当事人认清事情本质,为利益双方打开心结,依法合情维护自身权益。今年以来,社区共召开议事会15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2起。三是聚合力攻坚破解难题。为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复杂问题,依托议事会议,建立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社区按需协调司法、信访、公安、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参与复杂问题协商,联动各方力量解决问题。例如,在林荫御园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争议中,社区召集电力、消防等部门参与议事,各部门从专业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充电桩安装工作顺利落实。今年以来,共召开有关部门联动会议5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2起。 三、联动终调:构建问题终结“闭环和谐圈”。 社区积极构建多方联动调解机制,凝聚共治合力,攻坚破解跨部门、跨行业的纠纷难题,着力打造问题终结的闭环链条。一是轴心统筹破难题。社区充分发挥“轴心”作用,搭建起协同街道分包领导,联合职能部门、法律顾问、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的“桥梁”,形成综合调处力量。社区书记定期协调各方力量召开专题会议,针对社区层面难以化解的复杂难题,发挥职能作用,集思广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让调解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二是联合会诊寻良方。社区发挥多方“联合会诊”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把脉问诊”。职能部门凭借专业知识和政策资源,提供政策支持与专业指导;法律顾问运用专业知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确保纠纷问题在法律框架内得到解决;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具有一定号召力、凝聚力的作用,积极参与调解与服务。各方优势互补,形成攻坚合力。今年以来,社区共开展“联合会诊”5次,成功解决3个复杂问题。三是跟踪督办强实效。社区动态关注复杂问题解决过程情况,及时与街道分包领导和职能部门沟通问题解决进展,争取上级支持与指导。建立跟踪督办销号制度,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问题不反弹、不遗漏。对已解决到位的问题及时销号,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反馈—销号处理”的完整闭环,让社区治理更加高效、有序。
关键词:责任编辑:曹妃甸区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