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唐山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安头条 >> 他山之石

“灰橛”为证,古法今用!邢台平乡法院成功执结一起邻里纠纷

2021-12-01 11:16:36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数字化法庭、裁判文书纠错系统、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线上开庭、线上调解、互联网直播案件庭审……一幕幕“智慧法院”的图景在平乡法院均已实现。

图片1.png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年来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大显身手,平乡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及时启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线上司法服务系统,搭建全流程线上诉讼平台,通过网上立案、线上开庭、线上调解、网络查控财产,让“智慧法院”站在司法“抗疫”第一线,最大限度避免诉讼参与人的聚集流动,实现了以信息化办案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大局,解决人民群众诉求不停摆。

图片2.png

  然而,在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都已经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建成使用的今天,平乡法院的执行法官却采用古老的“灰橛为证”法,成功执结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

图片3.png
图片4.png

  “灰橛”( 橛:读jué,指削尖的木桩),指用锤子将木橛砸入土壤中,然后拔出来,在拔出后的洞眼中灌入草木灰或者石灰面,留一个深埋在地里的标记,作为确定宅基地的准确位置的依据。这个灌进去的石灰柱就是“灰橛”,灌注的过程叫“钉灰橛”。钉完“灰橛”,还要在相同位置钉木头撅子,作为地面上的标记,以便确定地面的墙角位置,相当于界碑。由于草木灰是经过充分燃烧后形成的,既是深埋潮湿的地下,也难以氧化挥发,所以既是时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再次寻找宅基界限时,只需用铁锹平铲就可找到当年灌注的灰迹,借以确定宅基界限。这种标记产权的做法,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一些农村地区使用。

图片5.png
图片6.png

  近日,平乡法院执行干警前往该县某村现场执行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该案源起于相邻的两家村民之间对宅基权属的争议,经平乡法院审理查明,原告赵某于1986年购买村集体的宅基一处,合法拥有该宅基的使用权,但是其邻居被告张某以该宅基与他家宅基界限不明为借口,多次阻扰原告建房,无奈原告赵某只好诉诸于法律,经平乡法院依法审理,判决被告张某不得干涉原告建房,并将其放置在原告宅基上的砖、瓦等物品清理完毕。案件生效后,被告迟迟不履行法院判决,于是原告申请平乡县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主办执行法官对案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案属于典型的邻里纠纷,虽然争执焦点不大,但是往往是这种邻里之间宅基纠纷若不能及时执行完毕,冲突很有可能升级,甚至发展到斗殴伤害酿成惨祸。于是,执行法官先后多次到现场,召集双方当事人、村干部和有威望的族中长辈,最后决定采取“埋灰橛”的方法界定宅基界限。11月25日上午,平乡法院执行干警到达现场后,采用“灰橛为证”的古法,再次界定了争议宅基的界限,并现场监督被告张某清空放置在原告宅基上的杂物,至此该案件顺利执结。

  在平乡法院,无论是信息化办案方式助力疫情防控,还是“灰橛为证”的古法今用,平乡法院全体干警始终秉承“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理念,履职尽责,依法办案,坚持让公平必达、正义必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责任编辑:唐山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冀ICP备1600507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13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