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唐山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安头条 >> 他山之石

法治阳光照遍紫塞大地 ——承德法院深入推进“三个一”工作纪实

2023-05-17 14:32:29

  “‘三个一’工作机制从承德实际出发,呼应了城乡百姓需求,是基层社区治理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三个一’工作机制使人民群感受到了温馨便捷的司法服务,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4月4日,承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来到隆化县法院存瑞社区法官工作站、围场法院半截塔法庭、承德县法院城关法庭等地视察,对承德市两级人民法院“三个一”工作有了直观了解后,人大代表们纷纷给出了肯定评价。

  自2021年下半年,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构建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三个一”工作机制以来,该市两级法院能动司法,奋楫笃行,深入推进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学校包联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司法需求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司法为民

  4月,驱车进入承德,阳光照耀下,粉白色的山杏花开遍山野,湛蓝的河水奔涌向前……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

  也是在这一年,承德市中院党组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广泛深入征求意见,提出构建承德法院“三个一”工作机制。

  “承德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山高路远、地广人稀,基层法庭服务半径过大,司法服务末端落实存在短板,个别乡村常年见不到法官。”谈起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的初衷,承德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勇介绍,承德法院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司法为民和诉源治理工作中,能动司法,创新推出了“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下沉基层,以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末端司法“缺位”问题。

  承德两级法院以“法官下沉”为抓手,构建多元解纷体系,畅通纵向网络,在全市2459个行政村建立法官工作室、205个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实现法院、法庭、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纵向贯通,让司法服务直达基层。

  为加强横向联动,承德市县两级法院和人民法庭分别与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对接,实现司法调解与社会调解、行业调解的横向交互,构建起“法官+特邀调解员+N”,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

  承德两级法院还坚持深化法治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599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依托“一校一法官”,帮学生系好第一颗“法治纽扣”。

  2022年,“三个一”工作机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法院交流,并写入 2022 年省“两会”法院工作报告,还作为一项重要改革项目在承德市深入推广实施。

  “法官下沉”助推诉源治理

  一儿童在某小区玩耍时,将喷泉处的石狮子推进了水里,物业公司与孩子家长闹得不可开交。包联该社区的隆化县法院韩麻营法庭庭长由德伟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当事双方来到现场进行调解。由德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现场情况和生活经验,指导物业公司对石狮子破损处进行修缮,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任何纠纷的化解都需要一把钥匙,而钥匙就在纠纷现场、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中。从群众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让群众接受调解,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由德伟多年来扎根基层,对纠纷化解工作深有感触。

  在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工作中,承德法院442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基层,实行“一对一”定点联系,主动提供法治宣传、纠纷化解等司法服务。

  “我们通过推进会、座谈会强化协调,对接建立乡村解纷力量信息平台,做到纵向对接、横向交互,矛盾纠纷化解协调联动,使矛盾纠纷化解到村。”承德市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小健说。

  “存瑞社区成立时间不长,有规模小区7个,物业纠纷比较突出。”在隆化县以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命名的社区——安州街道存瑞社区,包联该社区的隆化县法院法官助理黄玲玲向记者介绍,她受理物业纠纷后,会协同网格员、特邀调解员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耐心释法化解纠纷,截至目前已通过调解收回物业服务费700余万元,为业主减免物业费近20万元。

  为加强诉源治理,黄玲玲还协助街道共同推进各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进程,与街道每季度召开协调会部署下阶段物业纠纷专项治理工作,力促和谐平安社区建设。

  2022年以来,承德法院包联法官就地化解纠纷2256件,联动化解土地纠纷551件,全市法院一审民事纠纷案件同比下降24.72%,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聚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在隆化县汤头沟镇法官工作站,记者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本装订整齐的调解案件卷宗。翻开厚厚的法官工作站调解记录,调解故事件件温暖人心,桩桩关乎民生。

  在北京打工的小伙吴某在网上认识了女孩田某,两人相恋后准备结婚,男方为女方购买了首饰、给付了彩礼,后女孩因家人不同意两人婚事而提出分手,继而产生纠纷。

  汤头沟镇法官工作站特邀调解员庞自强告诉记者,由于当事双方都在北京工作,所以他通过电话、微信一遍遍联系沟通,情理法相融地进行调解。4月7日,他通过“冀时调”平台,促使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女方返还财物,双方和平分手。

  “去年,法院分给我纠纷200件,调解成功164件。”庞自强告诉记者,虽然他已年逾六十,但仍坚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还学会了“冀时调”等线上操作系统,最近还被承德市中院评为“金牌调解员”。“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以后更需要加把劲做好调解工作,积极发挥余热为乡村和谐贡献力量。”庞自强说。

  “做家事案件的调解,既要有耐心还要有爱心,要甘于做一位倾听者,听听夫妻双方的苦楚,他们倾诉完,可能案件就化解了。”承德县法院特邀调解员姜志平在调解家事案件中总结出了经验。两年来,他共调解成功83件离婚案件,其中协议离婚35件、原告撤诉48件。

  在承德,像庞自强、姜志平一样的特邀调解员有3058名,他们从“五老乡贤”、网格员、专业调解组织中被选聘进站驻点后,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协助法官、法官助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普法宣传等工作,还与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横向联动,依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创新演绎普法新风尚

  “以前,我们更多是以客座教师身份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那时候考虑的往往是一堂课,现在以副校长的身份入校,我们要为孩子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滦平县法院法官助理路子亮告诉记者。

  为此,路子亮在落实一校一法官中,把法官工作室建到校园里,成立了让孩子们共同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滦法·息壤”普法少年团。“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学生模拟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录制普法皮影戏,充分调动孩子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路子亮介绍,他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全县10个“童伴之家”建设工作室,选派干警担任“童伴法官”,通过“零距离”互动送去温馨的法治教育服务。

  承德市两级法院坚持把法治教育作为诉源治理的有效抓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599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通过法治公开课、模拟法庭、动漫说法等“浸入式”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尊法,提升法治校园建设水平。

  “让新媒体成为普法宣传新阵地。”围场法院特邀调解员王滦久是一名“90后”,他把与法官入户调解的过程和一些法律法规制作成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达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承德市中院成立融媒体中心,积极用好“新平台”普法,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动漫,依托法官工作站(室)、村民微信群等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崇德尚法。

  此外,承德市两级法院积极开展“零距离”普法,对群众身边常见的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通过巡回审判开展以案说法,把老百姓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圈子”变成普法释法的“舞台”。

  2022年,承德市两级法院以巡回审判方式以案讲法272次,覆盖18.6万人次,法治副校长进校宣传1131次。

  “全市法院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承德中院‘三个一’工作机制纵深开展,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多元解纷等紧密结合,凝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和诉源治理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李勇语气铿锵地表示。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责任编辑:唐山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冀ICP备1600507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13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