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唐山长安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长安头条 >> 要闻速递

《河北法制报》刊发:创新“法院+多元共治”工作路径 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2023-10-30 10:10:05

  近年来,丰南区人民法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多元共治、多元共享”工作机制,创新“法院+多元共治”工作路径,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推动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向纵深发展。

  图为刊发截图

  以下为刊发原文

  资源整合,构建“交融共享”工作格局

  丰南法院高起点整合区、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站),“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诉求。

  做优区级平台,打造化解矛盾纠纷“终点站”。该院有效整合群众工作、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劳动仲裁等十个中心功能,建立落实受理分流、事项承办、跟踪督办等五大运行机制,实现由部门的“物理拼接”向职能的“化学融合”转变,让分散的社会治理资源由“指头”变成“拳头”。

  做强乡级平台,锻造化解矛盾纠纷“主力军”。该院将信访、司法所、法庭等整体纳入,引入律师、调解等社会力量,全口径解决群众矛盾诉求。以基层法庭为主导,开展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建立法官工作室,吸纳社区治理网格员作为诉讼服务联络员,拓宽便民辐射面。

  做细村级综治中心,构筑化解矛盾纠纷“桥头堡”。村(社区)中心统一规范建设,村居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等基层治理力量集中入驻。56名法官和干警融入基层网格体系,实现法官“全员进格、一员多格”,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常态化开展,指导网格员开展涉民纠纷诉前调解工作。今年以来,该院法官入网格开展法律服务652次,开展法治培训5次。

  流程再造,建立“分层递进”工作机制

  丰南法院深化“法院+”思维,强化“源头治理、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繁简分流”的分层递进纠纷解决路径,构建“内外多元”+“立体对接”多元解纷机制,推动诉讼格局重塑和解纷流程再造。

  坚持非诉挺前,“全方位”过滤把关。以队伍专业化,促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定《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编制1022名成员的特邀调解员名册,规范调解员工作量化考核,探索以案定补调动积极性,对婚姻家事、民间借贷、相邻关系、劳动争议等类型化纠纷推行调解前置。5月份以来,驻院特邀调解员成功调解诉讼案件12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30%。

  坚持繁简分流,“两条线”运行管理。推行诉非两条线分类处置,做到“当繁则繁、宜简则简、难案精审、简案快审”。成立速裁团队,全力推进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每年通过诉前调解、速裁快审化解矛盾纠纷数量达受案总数的30%,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100%,一审服判息诉率99%以上。

  坚持案结事了,“全链条”化访止争。建立研判会商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业务联合、工作融合”,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做到“访、调、裁、诉、援、审”有效衔接。今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成功调解17起。

  数字应用,搭建“智慧精准”在线平台

  丰南法院还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探索建立“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

  以“在线办理平台”为依托,编织诉讼服务高速网。整合数据平台资源,利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在线鉴定等平台,优化在线服务工作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网上办理业务2万余件次,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以“道交一体化平台”为亮点,打造诉讼服务快速路。全市率先推行“道交一体化”在线鉴定平台,实现委托鉴定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缩短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共受理鉴定案件231件,全部成功委托,结案198件,办案效率大幅度提升。

  以“法治服务”应用平台为载体,架设诉讼服务便民桥。在法官通过网格微信群解答辖区村(社区)法律问题的基础上,借助“丰南法治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免费提供案例查询、智能问答、诉前法律服务、诉讼文书智能填写等法律服务,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口袋里的法治服务”。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法制报   责任编辑:唐山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唐山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许可证:冀ICP备1600507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13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